根據我國商標法及2025年最新實務要求,商標在先權主要分為以下七大類,每類權利的構成條件需結合法律要件與實務操作綜合判斷:
一、在先商標權
(一)構成條件
時間優先性:在先商標需在爭議商標申請日之前已注冊或初步審定。
相同或類似商品/服務:爭議商標與在先商標指定使用的商品/服務屬于相同或類似類別。
標志近似性:爭議商標與在先商標的文字、圖形、聲音等構成要素相同或近似,易導致相關公眾混淆。
(二)典型案例
某企業申請“小米生活”商標(第35類),因與小米公司在先注冊的“小米”商標(第9類、第35類)構成跨類近似,被商標局以侵害在先商標權為由駁回。
二、著作權
(一)構成條件
作品獨創性:在先作品需具備獨創性,如美術作品、文字作品等。
創作時間優先:作品完成時間早于爭議商標申請日,且需提供創作底稿、公開發表記錄等證據。
接觸可能性:爭議商標申請人可能接觸過在先作品,如通過公開渠道獲取或存在業務往來。
(二)實務要點
若商標圖樣與他人享有著作權的卡通形象高度相似,即使未登記著作權,在先權利人仍可通過創作時間證明主張權利。例如,某公司使用“藍貓”商標被法院認定侵犯他人在先美術作品著作權。
三、外觀設計專利權
(一)構成條件
專利有效性:外觀設計專利需在爭議商標申請日之前授權公告,且處于有效期內。
商品關聯性:爭議商標與外觀設計專利應用于相同或類似商品,如手機外觀設計與手機商標。
設計近似性:爭議商標的整體或主要部分與外觀設計專利構成相同或近似。
(二)例外情形
若外觀設計專利因未繳年費失效,仍可在失效后1年內主張在先權利,但需證明專利失效前已實際使用。
四、商號權
(一)構成條件
登記使用優先:商號需在爭議商標申請日之前登記并實際使用,且使用范圍覆蓋相關商品/服務。
市場知名度:商號在相關公眾中具有一定知名度,如通過廣告投放、市場占有率等證據證明。
混淆可能性:爭議商標的注冊使用易使公眾誤認為商品/服務來源于商號權人,如“西貝莜面村”商號與“西貝”商標的沖突。
(二)地域限制
商號權的保護通常限于登記地行政區劃,但知名度較高的商號可突破地域限制,如“全聚德”商號在全國范圍內受保護。
五、姓名權
(一)構成條件
姓名知名度:自然人姓名需具有較高知名度,且與特定領域建立穩定關聯,如“喬丹”等。
對應關系穩定性:爭議商標與姓名形成唯一或穩定對應關系,如“李佳琦”商標與主播李佳琦的關聯。
主觀惡意:商標申請人存在攀附姓名權人聲譽的故意,如搶注“李文亮”商標被認定為損害姓名權。
(二)特殊情形
死者姓名中的財產權益可由繼承人主張,如某公司注冊“李文亮”商標被認定侵犯其生前姓名權中的財產利益。
六、肖像權
(一)構成條件
肖像可識別性:爭議商標中的肖像需能明確指向特定自然人,如照片、畫像等。
未獲授權使用:商標申請人未取得肖像權人許可,且使用行為可能導致公眾誤認。
商業利用屬性:爭議商標用于商業活動,且可能損害肖像權人的人格利益或經濟利益。
(二)實務難點
若商標僅使用肖像局部特征(如眼部、手部),需結合整體構圖判斷是否構成可識別性,如某商標因使用“姚明手部動作”被認定侵犯肖像權。
七、地理標志
(一)構成條件
地域關聯性:商品的特定質量、聲譽或其他特征主要由產地的自然因素(如氣候、土壤)或人文因素(如傳統工藝)決定。
合法申請主體:地理標志需由社團法人、政府授權機構等適格主體申請注冊,如“章丘大蔥”證明商標由當地農業協會注冊。
標志合規性:商標名稱需包含地名+商品名稱,且不與在先商標權沖突,如“景德鎮陶瓷”地理標志。
(二)保護范圍
地理標志的保護不限于注冊類別,可跨類禁止他人在類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標志,如“五常大米”禁止在其他糧食產品上使用“五常”字樣。
八、其他在先權益
知名商品特有名稱/包裝裝潢:需證明商品在爭議商標申請日前已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,且名稱/包裝裝潢具有顯著特征。
奧林匹克標志:未經授權使用“五環”“北京2022”等標志,直接違反《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》。
老字號商號:如“同仁堂”“內聯升”等,需結合歷史使用記錄及市場知名度主張權利。
九、2025年實務新動態
審查標準趨嚴:國家知識產權局強化對惡意搶注、囤積商標的打擊,2025年《商標法》修訂擬將“不以使用為目的”明確列為駁回理由。
電子證據采信:通過區塊鏈存證的創作時間、使用記錄等電子證據,可作為在先權利證明的有效依據。
國際優先權銜接:馬德里體系成員國申請人可主張國際優先權,將首次申請日視為國內申請日,需在3個月內提交證明文件。
十、沖突解決與風險防控
異議與無效程序:在先權利人可在商標公告期內提出異議(3個月),或在注冊后5年內申請無效宣告(馳名商標不受5年限制)。
證據鏈構建:需系統性保存權利證明材料,如著作權登記證書、商號使用合同、姓名權授權書等,并通過公證增強證據效力。
防御性布局:對核心商標進行全類注冊,在關聯類別及近似名稱上布局防御商標,降低被搶注風險。
標鴿知產溫馨提示:通過以上分類及構成條件的分析,企業在申請商標時需全面檢索在先權利,必要時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多維度風險評估,結合2025年新政優化商標布局策略,避免因侵犯在先權利導致注冊失敗或法律糾紛。
顧問
專屬顧問:小易
電話:191-5512-8157
微信掃碼與我聯系
公眾號
掃一掃關注公眾號
反饋
7x24小時服務支持
全天候實時在線處理客戶訂單,
及時響應客戶需求
智能注冊高性價比
價格透明,服務超值,
90%企業客戶的高性價比之選
專業團隊售后無憂
顧問、法務雙重把關,降低風險
全程跟蹤反饋,流程透明售后無憂
強大品牌背書
聚名集團旗下平臺,
深耕互聯網+知產市場,值得信賴
Copyright © 2020-2028 [ 標鴿知產] 安徽標鴿知識產權有限公司 營業執照 BG INC, All Rights Reserved
ICP備案號:皖ICP備2020017198號-12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[皖B2-20210211]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3693號 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代理機構 法律聲明 隱私服務條款
聯系電話:400-991-6992 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政務區置地廣場A座24層